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站简介
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站前身为1959年建立的天水师范专科学校生化科,1979年生化科更名为化学系,2003年化学系与生物系合并成立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,2014年成立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站。
学院有硕士和学士两级学位点。现有化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、学科教学(化学)教育硕士和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3个硕士点。化学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。学院现有化学、化学工程与工艺、应用化学及文物保护技术4个本科专业。化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。化学专业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第二级专业认证。《有机化学》《无机化学实验》为省级一流课程,《无机化学》为省级精品课程,《分析化学》《有机化学》《仪器分析》《精细化工》等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。分析化学教学团队及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,化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。文物保护与技术创新团队为省级创新团队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,其中专任教师46人,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2人,占专任教师的70%;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4人,占专任教师的74%。教师队伍中1人为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,1人为甘肃省第二层次领军人才,2人被聘为甘肃省“青年飞天学者”,2人荣获甘肃省“园丁奖”,2人荣获甘肃省“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”,5人荣获甘肃省“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”,1人入选中国科学院“西部之光”人才培养计划,1人入选第三批陇原青年英才,甘肃省“陇原人才”计划资助5人、学校“青蓝人才工程”资助9人,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、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、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。
学院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,举办了“全国先进多孔材料组装与模拟学术研讨会”“新时代理论化学战略研讨会”“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关注西部化学教育发展论坛”及“第七届中韩研究生文化遗产保护论坛”等会议。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8项、地厅级以上项目50余项。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1项、甘肃省科技进步奖2项、甘肃省专利发明人奖1项、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8项、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项。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300余篇。出版专著、教材等10多部,授权专利50余件,科技成果转让费240余万元。
学院拥有较好的教学和科研实验研究平台。现有1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(甘肃省先进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)、1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(甘肃省高校新型分子材料设计与功能重点实验室)、1个甘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化学基础实验室)、1个院级中心实验室和10余个各类科研合作平台。有核磁共振波谱仪、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仪器,设备总值3700余万元,实验室总面积约4100平方米。
学院现有27个本科教学班,在校硕士研究生76人,本科学生1127人。学院坚持“涵德”与“增智”并架齐驱,创新构建了7项工程、2项主题活动及1个育人新生态的“721”学生工作体系,精准覆盖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,通过科教融汇、专创融合、德技并修、赛证融通的深度耦合,构建起全员参与、分层推进、重点突破的育人新生态。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、各类各级化工实验设计大赛及“田家炳”杯教学技能大赛等比赛中屡创佳绩,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位居全校前列。
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,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学院党委下设教工党支部、学生第一党支部及学生第二党支部,现有教职工党员34人。学院党委入选第三批新时代甘肃省高校党建“标杆院系”培育创建名单,教工支部获天水市“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示范点”、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党建“样板党支部”和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,获批建立第二批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。
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站将不断开拓创新,努力建成“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一流、科学研究水平领先的教学研究型”二级学院。学院以党建引领,党建与业务双融合,以“立足天水,服务甘肃,面向西北,走向全国”为宗旨,积极落实“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”要求,坚持“抢抓机遇、守正创新、问题导向、真抓实干”的工作作风,努力提高识变、求变及应变能力,充分发挥学院科研及人才优势,聚焦乡村振兴与校企合作,突出地方特色,不断创新乡村产业及校企融合发展新模式,促进学院高质量转型发展,为建设“师范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”做出更大贡献。
(2025年3月更新)